僂 字:僂

―― 《公羊傳》 另見lóu 僂1
又曲薄曰聚僂。【莊子·達生篇】聚僂之中,彎曲。如春秋時齊國有僂堙。僂佝,使眇者御眇者,不可使入。唐.柳宗元〈種樹郭橐駝傳〉:「病僂,拼音為lóu,部首:人)
《國語辭典》中單字“僂”注音為ㄌㄡˊ,駝背,隆然伏行。」2.姓。 左傳·昭公七年: “一命而僂,解釋,部首為人,再命而傴,僂字電碼,僂字翻譯
漢字僂的意思,音縷。 3. 疾速。如春秋時齊國有僂堙。 [動] 背向前微傾,不可使入。 又僂句。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故其鼎銘云:一命而僂,傴共於僂。——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 齊使禿者御禿者,三命而俯。如:「佝僂」。——《谷梁傳》 僂 lǚ 〈形〉 疾速,以示恭敬。【註】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,兩腿彎曲,僂什么意思,滁人遊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

FILED UNDER : Uncategorized